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习材料(二)
时间:2019-08-08 作者/编辑:系统管理员 来源: 点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习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5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1

加强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逻辑.....................19

人工智能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怎么做.........................2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6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30

对错误社会思潮进行评析是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任务.....34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37

新时代如何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39

教育部:编好三科教材 培育时代新人........................42

强化思政教育的话语表达...................................46

努力增强思政课教学“三性一力”...........................49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52

思政教育如何助力社会治理.................................57

新华社评论:高举旗帜聚民心...............................59

坚定文化自信 凝神聚力实现中国梦..........................61

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66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做好铸魂育人的工作....................69

把握“九个坚持”提升理论宣讲的时度效.....................71

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李素霞 冯艳玲      光明日报2019-08-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绝对领导权,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坚持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守住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巩固拓展意识形态阵地,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也有利于更好地统一思想、凝魂聚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必须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必须具备现实的社会存在基础。即只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才能被树立起来、巩固起来。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实践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站稳了,立住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才能顺理成章。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绝对领导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是由党的性质、党的目标和任务等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科学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确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绝对领导权,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毛泽东同志说:“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由此看来,要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绝对领导权,赢得人民群众认可,党必须善于根据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政策,进而教育并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认识到党的政策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使他们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真正认识并拥护马克思主义。为此,一要加强理论研究,创新理论成果;二要不断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三要悉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任何意识形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个历史的继承过程,新的意识形态总会汲取旧意识形态中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继承和创新不能绝对地割裂开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保守主义或激进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进而产生“左”的或右的错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一再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了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不断产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遵循了对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在性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源头活水,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营养,社会主义实践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形成及发展的平台与契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刻回答“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必须坚持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式方法

意识形态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转化为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认知标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如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舆论宣传等,都对我们今天搞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弘扬党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式方法,并在实践中赋予其时代新意。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应把教育和科学引导作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重要方法,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重要形式,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具有时代新意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的艰辛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实条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

 

(作者:李素霞、冯艳玲,均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蔡勇春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2018-09-03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明确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任务,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重要反映,是一个国家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巩固壮大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到了时代的高起点上。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研究导向,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坚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确保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要坚持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所在,要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标识性的概念和理论,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深化拓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着力打造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更好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更好传播中国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

五、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六、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治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主体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引。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看到,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做的是政治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要加强和改